近日,杭州两名乘客与拒绝违停的网约车司机发生争执,赖在车上超过28小时引发关注。杭州公安发布警情通报称,两乘客被依法行政拘留。涉事司机表示,1天不开车损失就有300元左右。过去一段时间,多个城市的交通运输部门发布预警称,当地“网约车接单量正在下降”“网约车市场运力已经接近饱和”。想入这一行的司机不禁要问,网约车这碗“饭”还香吗?
现状:多地网约车运力接近饱和
据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全国网约车订单数一直处于上涨状态,前三月环比分别上涨14.1%、13.30%、9.70%;3月网约车行业的订单量为7.16亿单,同比增长32.8%。
(资料图)
但过去一段时间,包括三亚、东莞、温州、济南等城市的交通部门接连发布预警称,当地“网约车接单量正在下降”“网约车市场运力已经接近饱和”,提醒相关人员谨慎入行。
网约车司机:订单少了,收入缩水了
周先生:每月净收入过万已是凤毛麟角
“以前一天能跑四十多单,每天的流水加上平台的奖励,月收入能过万。”海口市民周先生表示,当初开网约车尝到了甜头后,他果断辞职做起了专职司机,贷款买了一辆新能源车,没想到碰到了疫情,市民出行急剧减少,很长一段时间他只能呆在家里。如今最好的情况,他一天仅接了30多单,收入也大幅缩水。周先生所在的网约车司机群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司机,大家计算成本发现,除去平台抽成和第三方信息服务费以及日常保养等费用,如今每月净收入过万已是凤毛麟角。
他表示,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网约车平台抽成比例太高,加上低价派单占据市场,导致网约车司机越来越“卷”。
周先生算了一下他的收入与支出比例,平台抽成近30%左右,一天流水按300元来算,除去车辆损耗、保险成本、一日三餐以及充电费用100元左右,基本上每天就赚100多元,每月再算上停车费、违停罚单、偶尔的交通事故等支出,网约车的收入早已没有了当初的“辉煌”。
周先生还告诉记者,私家车跑网约车,车辆性质要变更为营运性质,不仅要承担更高的保险费,还有着8年和60万公里强制报废的规定,加上买车和充电的成本,如果不坚持每天接单,除去成本想要赚到钱越来越难。
杨先生:刚买新车就遇三亚停发网约车“两证”
今年50岁的杨先生有着多年的开出租车经验,也是眼看着网约车把出租车的生意“抢”走的。他告诉记者,最近他刚花了20多万元买了一辆新能源汽车准备开网约车,但是三亚市停发网约车“两证”的消息,无疑是给了他当头一棒。
对于开了几十年出租车的杨先生来说,自己没有别的技能,唯一积攒下来的经验就是熟悉三亚大街小巷,熟悉哪里最好拉客。对他来说,择业有着年龄和技能等多方面的制约,没有比开网约车更适合他,眼下三亚停发“两证”,他只能找其他工作维持生计。
杨先生建议,建立退出机制,超过一定天数没有有效数据上传的账号,应主动清退,腾出名额给真正想开网约车的司机。
小平:曾被保安掌掴 耽误出车一周
小平(化名)是一位女司机,目前在三亚开网约车,作为女司机她表示也遇到过心酸事。本是全职妈妈的她,在两个孩子上初中后,她的空闲时间多了起来,想靠自己的努力补贴家用,综合家庭情况她选择成为一名网约车司机。
一次,小平按乘客要求在一酒店大堂门口等候,但保安却不让她停车,小平只能围着酒店绕圈等顾客。保安看见后不断催促她离开,小平情急之下爆了一句粗口被保安掌掴,随后她下车和保安扭打起来。小平告诉记者,后来到派出所处理此事耽误了她一周的时间,还未及时接到顾客被平台扣了分,得不偿失。
乘客:司机服务态度没以前好
海口市民黄女士告诉记者:“现在网约车平台很多,我都会对比多个平台,选择价格最低的那一个。”尤其是新平台的新用户,会送优惠券,出行更优惠。
雷先生告诉记者,现在打车平台越来越多,但他感觉到近几年网约车司机的服务态度没有之前好了,绕路的、不按导航开车的、强行拼车的情况他都遇到过。更让雷先生烦恼的是,很多司机会要求他给五星好评,他还遇到过不给好评不给开车门的情况。
业内人士:企业及从业者应规避经营风险
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3月31日,全国共有307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同比增加40家;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522.9万本、车辆运输证225.0万本,同比分别增加115.6万本、61.6万本。在海南做了好多年网约车租售生意的王先生表示,这意味着过去一年,超过百万的持证网约车司机还在涌入这个“赛道”。
王先生表示,该行业门槛低,不需太多技能就能做,导致持证人员越来越多。他提醒,针对近期多地发布的预警信息,企业及从业者应当规避经营风险,企业经营不能盲目扩张,也不应对市场过于乐观。(记者 沈丽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