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关注 >  >> 
肺癌咯血躲不过?这有一份锦囊请收好!

时间:2023-03-09 09:52:12    来源:医世界

肺癌是目前最常见且致死性最高的恶性肿瘤;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咯血症状,咯血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程度可从痰中带血丝到无痰情况下的大量咯血。

引起咯血的疾病虽然以呼吸系统疾病最为多见,但是循环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先天遗传性疾病及中毒等,均可导致支气管黏膜或病灶毛细血管渗透性增高,或黏膜下血管壁溃破,从而引起咯血。

肺癌患者为什么会咯血?


(资料图片)

肺癌患者之所以会咯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癌细胞生长过快,得不到充分的营养,会出现坏死的情况,肿瘤坏死就会流血。这些血液会随着支气管到达气管,患者就会出现咯血的症状。

第二个原因:是肿瘤已经侵润到了血管,会少量的出血,患者就会咯血,这种原因导致的咯血血量不是很多,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带有一些血丝。不过也有例外的情况,当肿瘤浸润到了大血管的时候,就会引发大咯血,出血量非常大,会有死亡的威胁。

第三个原因:就是治疗肺癌的药物影响,有些药物会影响骨髓造血,白细胞和血小板会降低,不仅会在皮肤上出现瘀斑,还会出现咯血的问题。

咯血定义及咯血量判断

咯血是指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出血经口腔排出。

咯血量判断:

大量咯血:24 小时内咯血 >500 ml 或 咯血量 >100 ml/次;

中等量咯血:24 小时内咯血在 100-500 ml;

小量咯血:24 小时内咯血

由于气道分泌物的存在,血液可能淤积于肺内等,故临床实际中在关注咯血量的同时还应当考虑咯血的持续时间、咯血的频度以及机体的状况,从而综合考虑咯血的预后和危险性。

肺癌患者咯血病因及相应特点

任何类型肺癌或任何转移到支气管腔内或肺实质的肿瘤均可导致咯血。

病因主要包括:肿瘤相关血管生成,肿瘤破溃,肿瘤坏死,肿瘤侵犯气道周围血管结构,咳嗽等强烈刺激,有创性检查(支气管镜、穿刺活检等)及系统性治疗(抗血管药物如贝伐珠单抗、安罗替尼等)。

以上原因导致肺部正常血管损伤或新生血管生成,在此过程中血管生长因子可促进支气管动脉增生,导致血管壁变薄较易发生破损出血,从而产生咯血。

少量咯血较大咯血更为常见,鳞癌患者发生大咯血概率最高,这与肿瘤生成、肿瘤空洞形成以及侵犯中央气道相关;而治疗后出现咯血则与癌性空洞、肿瘤坏死相关。

咯血的伴随症状

➤ 伴发热:肺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脓肿、流行性出血热、肺梗死等。

➤ 伴胸痛:大叶性肺炎、肺梗死、肺结核、支气管肿瘤等。

➤ 伴呛咳:支气管肺癌、支原体肺炎等。

➤ 伴脓痰: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空洞性肺结核并发感染、化脓性肺炎等。

➤ 伴皮肤粘膜出血:见于血液系统疾病、流行性出血热、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风湿病等。

➤ 伴黄疸:大叶性肺炎、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中毒性肺炎、肺梗死等。

➤ 伴口腔及外生殖器粘膜溃疡:结缔组织疾病等。

➤ 伴杵状指/趾:支扩、肺脓肿、原发支气管肺癌

咯血的治疗

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病因确定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止血、病因治疗、预防咯血引起的窒息及失血性休克等。

常规治疗

监测生命体征及确定咯血量:监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尿量等,确保生命体征平稳,并记录咯血量。

* 要尽快确定是否为大咯血和是否需要立即抢救,应警惕非显性出血,血液淤积于肺部更易发生呼吸衰竭。

呼吸道管理及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休克、窒息、先兆窒息或低氧血症患者给予氧疗。

* 大咯血发生时首先确保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指证:

①严重的呼吸急促;

②咯血及分泌物无法有效排出;

③严重的换气障碍/逐步加重的低氧血症;

④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⑤快速持续的咯血

体位

咯血患者尽可能卧床休息,大咯血患者绝对卧床,就地抢救,避免搬动加重出血。若出血部位明确则采取患则卧位,呼吸困难患者可采取半卧位,缺氧者给予吸氧。

饮食

大咯血期间禁食,少量咯血则以流食或半流食为主,注意禁食期间能量供给,同时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加重出血。

镇咳

仅在因剧烈咳嗽导致咯血时应用,方法:①可待因 15-30 mg bid 或 Tid  po;②含有可待因复方制剂(如止咳糖浆)10 ml Tid po;③右美沙芬 15-30 ml Tid。禁用吗啡等中枢性镇咳药,避免血块堵塞造成窒息。

镇静

安慰患者,必要时给予小剂量镇静剂,如地西泮 2.5 mg Bid/Tid po, 或 5-10 mg im;禁用于心肺功能不全或全身衰竭咳嗽无力者。同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做好抢救窒息准备,必要时预防性应用抗感染治疗。

药物治疗

输血治疗

输血适应证:

①大量咯血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收缩压

②血红蛋白明显降低;

若存在凝血基因异常可考虑新鲜冻干血浆或重组凝血因子 VIIa,血小板减少患者可考虑单纯补充血小板。

非药物治疗

文章内容仅供科普宣传,具体用药指导请遵医嘱。  

关键词: